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详情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利用大数据建设智慧公园
2020.09.04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着手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大数据监测中心以来,通过系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国家公园的生态监测、园区管理、日常巡检等工作中初见成效。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类型多样,地理环境复杂,传统的监测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国家公园精细化、动态化、体系化管理的需要。大数据平台建设按照数据融合汇聚体系、生态智脑中台体系、综合业务服务体系三大体系架构分步建设。
  
  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已建立国家公园本底资源的一张图资源管护机制,将各空间图形图像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文档资料以不同存储方式入库。通过采用坐标系,结合数据检查、处理、转换、缩编等技术手段实现国家公园内各类生态类型的资源分布专题图更新,空间分析与查询,生态类型属性信息查询,年度变化信息查询,已实现包括生态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林种分布、冰川变化等10多种专题图发布,结合行政区划,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挖掘分析,为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管护、确权、调查监测等科学决策和准确预测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构建人工智能的野生动物在线识别与预警体系,加强以旗舰物种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目前,建设完成以雪豹为主的野生动物在线识别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物种监测时效性,巩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
  
  按照日常巡护工作需求,安装部署管护员巡护系统,实现管护员的日常巡护、上报、考核等网格化管理。
  
  初步建成以科研监测为主的科研管理及合作服务、成果转化模式,以前端信息化监测设备为基础,以数据融合、样本采集、能力共享为标准提供国家公园的生态科研支撑,建立专家信息库、动植物样本库、面向各类专家、院校、研究所等搭建共同沟通的平台系统,建立科研单位线上注册、科研数据共享、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提升传统资源监测能力,梳理各类生态监测网点,优化布局生态监测网络,建立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实现了国家公园部分区域的网络通信传输,在黑河源等保护分区建设30余架视频云台、1500余台野保相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国家公园4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实时在线监测。
  
  大数据管理越来越常见,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如果您也有这种想法,快来咨询北京艾科法智能吧。

相关产品
招手即停,随叫随到的移动商店,无人零售⻋可追踪热点,自...
无人驾驶清扫车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于...
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可以极大的吸引游客及提...
太阳能给座椅充电功能;座椅给手机无线充电功能;手机连接...
相关资讯
2022.05.11
近日,不少厦门市民发现,在厦门山海步道上多了许多造型别致的座椅。这些座椅不但造型特别,功能也与众不同。山海步道新启用的座椅是...
2022.05.10
2022年,泰州海陵区对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通过引进智慧应用,建设智能管理体系,很多老旧小区都换了一番面貌。据悉,未来海...
2022.05.09
近日,为启用人脸闸机,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渭阳街道秦王府小区率先进行了人脸识别系统的人脸信息采集工作。人脸闸机能为居民生活带来...
2022.05.08
近期,为了提高景区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加速建设“智慧景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着力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是一...